尽管浙江在淡化GDP排名,侧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,但各地市GDP竞争还是相当激烈。
最近,浙江各地陆续公开2013年经济数据,梳理发现,在浙江11个地市GDP“四大阵容”中,杭州、宁波领军地位依然坚固,然而温州仅比绍兴高出40余亿元,台州则比嘉兴多5.68亿元,竞争也日趋白热化。
而在环杭州湾整体发力,温台险被“超车”背后,工业经济已成为浙江各地市角逐GDP的重要筹码。
温、台险被“超车”
在浙江地市经济版图中,杭州、宁波“第一阵容”位置没有改变,构成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。
2013年,杭州、宁波分别实现GDP 8343.52亿元和7128.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8%、8.1%。其中,三产增加值分别为4416.12亿元和3110.8亿元,占GDP比重分别提高2、1.1个百分点,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。
按照去年平均汇率折算,杭甬人均GDP分别为15220美元、15046美元。依据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程度标准,考虑近几年的价格、汇率变动因素,大致处于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的临界水平。
浙江经济“第二阵容”、“第三阵容”的地市竞争可谓“相当激烈”。
在“第二阵容”中,去年温州、绍兴GDP为4003.9亿元、3960余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7.7%、8.6%。在“第三阵容”中,台州、嘉兴、金华GDP为3153.34亿元、3147.66亿元、2958.7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7.9%、9.3%、9.1%。
从GDP差距之小、增幅相差来看,绍兴、嘉兴经济发展势头相对强劲,温州、台州在二三阵容中的领军地位已经岌岌可危。
“第四阵容”分别为湖州、衢州、丽水和舟山,其中去年湖州GDP为1803.2亿元,同比增长9%,增幅居浙江省第五位。舟山去年GDP为931亿元,同比增长8.5%,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,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舟山群岛今后发展潜力可期。
在空间布局上,之前浙江省确定环杭州湾、温台沿海、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。如今,以杭州、宁波、绍兴、嘉兴、湖州、舟山为代表的环杭州湾资源集聚优势明显;以温州、台州为代表的温台地区还需要继续努力再创辉煌;以金华、衢州、丽水为代表的金衢丽开始崛起。
工业“角力”筹码
尽管各地GDP分项增长“各有千秋”,然而工业增加值对其经济影响较大。
以嘉兴、台州为例,去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7.5亿元、690.59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1.4%和6.3%。其中,化学原料、纺织业及通信设备行业拉动作用相对较强,对嘉兴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近五成。
台州市统计局称,该市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未有根本改善,民企先发优势正在消失,依靠物质消耗、要素投入和低成本比较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,企业面临市场疲软和成本高企的两难境地。
同时,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,转型升级进程偏慢。同时,产业转型难度较大。随着台州“腾笼换鸟”大力开展,不少土地、厂房、资金得以空置,原本是产业转型的契机,却因为项目未能及时引进、及时落地或是项目与产业不衔接而无法顺利“换鸟”,影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。
相对来说,杭州转型升级步伐较快,压力更轻。去年杭州人均创造增加值比上年提高1.31万元。其中,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.74亿元,增长12.1%,增幅高于全市GDP增速4.1个百分点,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45%提高至46.85%。
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,在区位优势、行政交通、人才科技等因素带动下,环杭州湾地区的资源集聚程度在进一步加强,某种程度对其他地区企业、资金等要素“流出”产生影响